小花钱包:与银行等机构优势互补 提高金融效率

发布时间:2016-06-20   来源:搜狐财经

6月16日,和讯互联网金融论道闭门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小花钱包联合创始人郑康达表示,目前,银行和保险业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领域,但与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并非竞业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未来消费金融仍需不断创新,提高金融效率,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具有优质信用的人。

以下是论坛问答实录:

Q1:今天讨论的消费金融,严格意义说,是特指个人消费金融。当前发展现状如何?市场环境是否好?

郑康达:促进居民消费是国家战略。从信用卡数据可以看出个人消费金融市场是庞大和快速发展的,截至2015年底,全国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3.9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为7.08万亿,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为3.1万亿元。占国内居民人民币短期消费贷款比重约75%。

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目前,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监管鼓励开展消费金融试点,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系统,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新兴的创业公司都在布局消费金融,有一系列针对某一类用户群体的分期产品。

小花钱包是一款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金融产品,我们想要做的就是为20-40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量身打造的一款“互联网钱包”,提供信用卡余额代偿分期、现金借贷、以及小花即将上线的分期商城。

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很多人包括业内的人都在说:消费金融是下一个风口。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来看,在投资、消费、出口这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国家一直在扩大内需并鼓励消费金融。监管层面政策层面出台的各类利好条件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细述,我说下个人的观点:个人觉得,金融是一门已存在上千年的古老行业,而消费金融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新东西。有消费需求就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对于金融出身的专业从业者来说,对这个行业保有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定位,做好风控,把自己的产品理顺了运营好,就是对现在“消费金融”热点的最好的正向推动,也是顺应目前这个大金融时代的最好的回馈。

Q2:如果没有场景化,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很可能进入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的死胡同。在你看来,如何才能打造优质的线上或线下场景?如何才能打造O2O闭环生态链?

郑康达:这个问题很大,只说两个核心。

第一,消费金融场景是什么?其实就是真实的消费需求,好产品和好服务是基础。苹果商店和苹果商品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消费需求。

第二,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控制。在好的消费需求中找准目标客群,提供合适的授信,匹配合适的风险定价。

第三,良好的用户体验。这要求风控策略要结合场景设计,用户操作少一点,服务企业内部做多点,利用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效率。

大家都在讲场景化是消费金融的未来,从大的方面讲,在消费金融链条中,首先是消费需求的产生,进而才是相关金融服务需求的产生,消费金融的场景化是这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场景化金融,就是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自然——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让风险定价变得更加精确。

传统的消费金融业务除了现金贷业务外,最多的就是与3C类商城合作,提供分期业务,电商类的话就是结合自有平台产品来做分期。小花目前预备上线一个商城,里面的首批商品是时下最热门抢手的3C类电子产品,还有一些年轻人标榜生活方式的轻奢类用品。这是线上场景这块我们目前在做的。小花的投资方是中信产业基金,中信产业基金投了几十家实体经济领域也有电商类,线上线下都有,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优势。在未来,我们也会跟兄弟公司合作,嵌入线下消费场景。

Q3:从技术角度上讲,近两年,消费金融在很多领域和场景都在进一步渗透,但风控仍然是消费金融机构技术上的“痛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郑康达:大数据风控。涉及各种数据的分类采集、运营和机器学习。

不仅仅是消费金融这个行业,风控是所有金融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前在银行,风控那块大家接人行就够了,相对没现在那么复杂。现在,大数据风控突破了传统征信的局限性,可以为缺乏信贷记录的客户提供画像,打开了次级用户的市场空间。消费金融的客户群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不完全相同,单笔贷款额度较低,在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时,风控每家都有自己的法宝。小花目前依靠的也是大数据风控,我们有一套机器学习的技术,风控模型是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我们的风控团队除了来自专业银行的风控行家,也有来自消费金融领域的做了很多年的巨头里的专业人士。之后,我们团队也会考虑做个专题来专门解读风控这块我们的见解。

Q4:银行和保险业都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在座的平台如何与之竞争?

郑康达:不是竞争关系,是合作关系。因为政策约束,银行既有资金方面的优势,也有一些行为的约束。非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因此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做优势互补。

消费金融的风口所有人都看到了,不仅仅是银行、保险业在抢滩,传统行业巨头、电商都在涉水这一块。我们之前有整理过一份目前国内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公司,各个领域都有。小花是做纯线上业务的,这一点本身就是一个金融上的创新,这是一块新领域,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研究的范本。纯线上的消费金融对产品设计、风险控制都是考验。除了专业的金融团队外,我们还有来自BAT及电商的互联网专业团队,就是为了符合“纯线上”的定位,人员配置也是我们跟传统金融行业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团队比有优势的地方。

我们的App产品1月上的线,目前用户超70万,这已经是一个我们自己比较满意的数字。我们想要给市场提供的不单是消费金融产品,更是对外输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年轻人的理想生活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在我们专业的引领下,随时随地、想花就花,这是我们产品从一开始就倡导的。对于之后的发展,我们还是秉承一个理念:尊重金融基本规律,对金融保有敬畏之心,老老实实做事,运用互联网手段来加快金融效率,不忘初心。

Q5:未来消费金融会有哪些可以创新的方面?消费金融在我国最终将走向何方?

郑康达:消费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提高金融效率,让金融服务普及更多信用良好的人。

消费金融创新方向更多是体现在风控手段更加多元化,金融产品更加人性化。消费金融不是新事物,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将金融服务融入消费场景中,提高服务效率。

刚才讲到的场景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还有垂直细分领域的分化、与科技金融、体验式金融的结合,都是未来的方向。还是之前的观点,“消费金融”并不是一个新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断穿插新的元素,但是本核还是金融,金融就有金融的规律,这个跟传统并不违背。传统是用来延续和优化的,而不是用来颠覆的。我们希望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时代能够帮助我们给用户带来新的产品元素,不断更新我们所倡导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行业也是一样。

来源:http://mt.sohu.com/20160620/n455253393.shtml